【概述】
名称:青蒿
类别:清热药
拼音:QING HAO
拉丁: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别名:蒿、草蒿、黑蒿、野兰蒿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寒;苦、辛;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治疟疾20~4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水浸绞汁饮;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来源】
来源: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科属:菊科蒿属
形态描述: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50厘米,多分枝,直径达6毫米,无毛。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三次羽状深裂,长4~7厘米,宽1.5~3厘米,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倒卵形,开展,顶端尖,基部裂片常抱茎,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短微毛;上部叶小,常一次羽状细裂。头状花序极多数,球形,长及宽约1.5毫米,有短梗,排列成复总状或总状,常有条形苞叶;总苞无毛;总苞片2~3层,外层狭矩圆形,绿色,内层椭圆形,除中脉外边缘宽膜质;花托长圆形;花筒状,长不超过1毫米,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矩圆形,长0.7毫米,无毛。
生态环境:生山坡、林缘及荒地。广布于我国各地;亚洲其他地区,欧洲东部及北美洲也有。
【饮片】
名称:青蒿咀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段状。茎呈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气香特异,味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