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赤芍
类别:清热药
拼音:CHI SHAO
拉丁:Radix Paeoniae Rubra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药、臭牡丹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栽培要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
禁忌:阳虚、血虚无瘀之证及痈疽已溃者慎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来源】
来源: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外皮灰褐色。茎圆柱形,有时略带紫色,光滑无毛,有纵棱。2回3出羽状复叶,互生;具柄;小叶片再2~4深裂,深裂片再裂成细小裂片,稀有不裂者,最终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尖或锐尖,宽6~18毫米,上面绿色。花顶生,通常每茎着生2~3朵,有时仅一花发育,直径6~9厘米,红色;萼片5,绿色,卵形;花瓣通常7枚,广倒卵形,边缘不整齐,先端常凹缺;雄蕊多数,花丝淡黄色或淡红色,花药黄色。蓇葖果2~5,密被黄色细绒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丝林下、草坡上。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
来源: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形态描述:多处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呈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厘米;萼片3,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饮片】
名称:赤芍片(纵)
饮片性状:为圆形纵切薄片,外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
名称:赤芍片(横)
饮片性状:为圆形横切薄片,外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现裂隙。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