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绵萆薢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MIAN BI XIE
拉丁: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
别名:粉萆薢、萆薢、硬饭团、金刚
药用部位: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圆锥状凸起。切面灰白色至浅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浙江、湖北、广西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苦;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禁忌:肾虚阴亏者禁服。
【来源】
来源: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
科属:薯蓣科薯蓣属
形态描述:缠绕藤本;根状茎横生,不规则长圆形,外表黄褐色。茎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片稍革质,形状变化较大,基部叶掌状深心形,边缘不等大小7裂,顶端叶片卵状三角形,边缘波状或近全缘,下面网脉明显,两面疏生白硬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序腋生,总状;雄花有梗,与花冠共长4~5毫米;花冠新鲜时橙黄色,干后褐色;雄蕊,有时仅3枚发育。蒴果成熟时反曲下垂,翅近半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圆形,长1.5~1.8厘米,宽.0~1.2厘米,种子扁卵圆形,直径4~5毫米,四周围有薄膜状的翅。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林缘、沟谷边及路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湖南南、广东北部、广西。
======================
来源:绵萆薢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
科属:薯蓣科薯蓣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分枝,粗大,外皮灰黄色,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左旋,圆柱形。单叶互生;叶片近革质,形态变化较大,基部叶掌状深心形,上部叶卵形,近全缘,下面网脉明显,两面疏被白硬毛。雄花序腋生,总状,雄花有梗,花被橙黄色;雄蕊6,有时仅3枚发育。蒴果成熟时反曲下垂,翅近半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种子扁圆形,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700米的山坡、路旁、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浙江、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饮片】
名称:绵萆薢片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切面灰白色至浅黄白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切薄片,干燥。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