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木贼
类别:解表药
拼音:MU ZEI
拉丁:Herba Equiseti Hiemalis
别名:木贼草、节节草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0.2~0.7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栽培要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甘、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热,退目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
禁忌:气血虚者慎服。
【来源】
来源: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
科属:木贼科木贼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以上。根茎短,黑色,匍匐,节上长出密集成轮生的黑褐色根。茎丛生,坚硬,直立不分枝,圆筒形,直径4~8毫米,有关节状节,节间中空,茎表面有20~30条纵肋棱,每棱有两列小疣状突起。叶退化成鳞片状,基部合生成筒状的鞘,鞘长6~10毫米,基部有1暗褐色的圈,上部淡灰色,先端有多数棕褐色细齿状裂片,裂片披针状锥形,先端长,锐尖,背部中央有1浅沟,裂片早落,仅在茎先端及幼茎上者不脱落。孢子囊穗生于茎顶,长圆形,长1~1.5厘米,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头,由许多轮状排列的六角形盾状孢子叶构成,沿孢叶的边缘生数个孢子囊,孢子囊大形。孢子多数,同型,圆球形,有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卷绕在孢子上,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孢子囊穗6~8月间抽出。
生态环境:生于坡林下阴湿处、河岸湿地、溪边,喜阴湿的环境,有时也生于杂草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饮片】
名称:木贼咀
饮片性状:为短节圆管状。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棱,顺直排列,棱上有多数小光亮的疣状突起。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炮制方法: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