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葛根
类别:解表药
拼音:GE GEN
拉丁:Radix Puerariae Lobatae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无臭,味微甜。
栽培要点:适应性强,向阳湿润的荒坡林边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夹沙土种植为佳。用压条或种子繁殖。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野葛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本草拾遗》云:“根堪作粉。”《本草图经》云:“葛根生汶山川谷,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本草纲目》曰:“葛有野生,有家种。
性味归经:凉;甘、辛;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6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禁忌:凡中气虚而热郁于胃者,不可轻投。
【来源】
来源: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科属:豆科葛属
形态描述:藤本,茎枝生褐色短毛并杂有侧生的长硬毛。小叶3,菱状卵形至阔卵形,有时3裂,长10~21厘米,宽9~1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均有黄色长硬毛;托叶宿存,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萼钟状,萼齿5,披钎形,有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约1.3厘米。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达15厘米,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8~12,褐色,肾形或圆形。
生态环境: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越南,印度也有。
==============
来源: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科属:豆科葛属
形态描述:藤本;块根肥厚;各部有黄色长硬毛。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5~19厘米,宽4.5~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下面有粉霜,两面有毛,侧生小叶宽卵形,有时有裂片,基部斜形;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形,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一齿较长,内外面均有黄色柔毛;花冠紫红色,长约1.5厘米。荚果条形,长5~10厘米,扁平,密生黄色长硬毛。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的灌丛及荒地等处。除新疆、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朝鲜,日本也有。
【饮片】
名称:粉葛根片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者呈灰棕色。切面黄白色,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体重,质硬。无臭,味微甜。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生用长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
===============
名称:葛根片
饮片性状:为斜切片或纵切片,类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棕色栓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轻松。气微,味淡。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用长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