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枇杷叶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PI PA YE
拉丁:Folium Eriobotryae
别名:巴叶
药用部位:叶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广东、江苏、浙江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肺寒咳嗽及胃寒呕吐者禁服。
【来源】
来源: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科属:蔷薇科枇杷属
形态描述:常绿小蚕木,高约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上部有疏锯齿,上面多皱,下面及叶柄长6~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花梗及萼筒外面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直径1.2~2厘米;花柱5,离生。梨果球形或矩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
生态环境: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长江流域;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多为栽培或野生。
【饮片】
名称:炙枇杷叶丝
饮片性状:为长短不一的丝状,表面老黄,微显光泽,略带粘性,味微甜。
炮制方法: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枇杷叶丝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枇杷叶丝100kg,用炼蜜 20kg。
炮制作用:炙后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多用于肺燥或肺阴不足,咳嗽痰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