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竹黄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ZHU HUANG
拉丁:Stroma Shiraiae
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竺黄、赤团子、淡菊花
药用部位:真菌竹黄的子座
药材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5~4cm,直径1~2cm。背面隆起,由不规则横沟,基部凹陷,常有残留竹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质疏松,易折断,断面略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色浅。气特异,味淡。
栽培要点:
产地:四川、安徽、江苏、浙江
采收加工:清明前后采下。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淡;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小儿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白带过多,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禁忌: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来源】
来源: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科属:禾本科
形态描述:
生态环境:
=========================
来源:青皮竹 Bambusa textiles McClure
科属:禾本科
形态描述:丛生竹,竿高达9-12米,径3-5厘米。竿直立,节间甚长,竹壁薄,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箨鞘初有毛,后无之,箨耳小,长椭圆形,不甚相等,箨舌略呈弧形,中部高约2-3毫米,箨叶窄三角形,直立。出枝较高,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枚。每小枝上叶片8-14枚,长10-25厘米。笋期5-9月。
生态环境: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南部亦有栽培。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
【饮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