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江主持的“珍稀道地药材珍珠的养殖技术创新研究”率先实现了运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并结合天然海水养殖海水无核珍珠零的突破,培育得到的海水药用无核珍珠经过鉴定,除可供药用外,亦可广泛用于珍珠保健品、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业。
“脱胎于平凡的细胞移植,却有着超凡脱俗的浪漫与美丽,在今生痛苦的包裹中凝聚,在永恒的璀璨中传递……”翻开《珍稀濒危道地药材珍珠养殖与加工》一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作者的这首小诗。抱着对珍珠研发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广西中医学院林江教授和她的科研团队围绕着药用珍珠产业链关键技术钻研了20年,这本专著即汇集了这个科研团队在药用珍珠养殖及深加工领域的创新成果。
由林江主持的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资助的“珍稀道地药材珍珠的养殖技术创新研究”率先实现了运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并结合天然海水养殖海水无核珍珠零的突破,将既往实验观察的插囊育珠成珠率(带核培养)由不足5%提高到40%以上,阐明了珠母贝外套膜上皮细胞及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制订了海水无核珍珠养殖操作规程并解决了鉴别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有核珍珠与无核珍珠的业界难题,建立了“视产品开发的要求决定养殖规模,避免滥市”的有效推广模式。
广西合浦海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珍珠的道地药材。《药物出产辨》载:“原以广东廉州合浦产者为正地道,奈近日少出。”近几十年来,在人工养殖珍珠领域,通常是采用海水珍珠有核养殖、淡水珍珠无核养殖的方法,采用珠母贝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技术。这种方法由于成珠率低,且质量低劣,无法发挥产业化的价值;市场上往往以其他代有品冒充海水药用珍珠,但功效上区别很大。必须解决海水无核珍珠的产业化养殖技术,才有可能使海水药用珍珠产业获得相对高产、优质和可持续的发展。
林江的项目组在道地药材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并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在原产地域开展了对珍稀道地药材合浦海水药用无核珍珠的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组经过长期的观察,提出珍珠自然成因说,认为珠母贝不管是否受到刺激都分泌珍珠质,异物刺激及病因仅仅是使珍珠质呈颗粒状的外在条件,所以,在海水天然环境下,如能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有效珍珠囊的形成,既可养殖无核珍珠,亦可在同等时间内提高有核珍珠的珍珠层厚度,从而提高海水养殖珍珠的质量。
项目组自主研发了适合于水生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并在贴壁因子、植入工具与方法等技术环节上创新,发明了珍珠贝外套膜细胞悬液注射法以及珠母贝外套膜组织体外培养珍珠囊弯头吸管植入法两项养殖海水无核珍珠的技术,使成珠率提高到40%以上,育珠期缩短1/3;项目组还对有核与无核同贝繁育进行试验,为传统养殖珠农提供了一种一贝双收的创收模式;项目组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水生无脊柱动物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成本低,适合于生产。
项目组培育得到的海水药用无核珍珠已经过鉴定,除可供药用外,亦可广泛用于珍珠保健品、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业。项目组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有核珍珠养殖的产量及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丰富中药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于促进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经鉴定,“珍稀道地药材珍珠的养殖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目前有关珍珠养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珍珠的装饰性而展开的,至于在海水药用珍珠养殖技术方面则是一片空白,用于药用的海水天然无核珍珠已少之又少,甚至濒临绝迹。新方法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养殖海水无核药用珍珠,抢救了道地药材,保护了濒危道地药材珍珠,在技术上实现了“合浦珠还”,对推动珍珠药用产业化具有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