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医院
将假日无休
推进:部分三级综合医院全年实行无假日门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长服务时间和实行24小时电话咨询。
解读: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
市卫生局计划在引导群众分级有序就医的基础上,指导医院合理调配医疗人力资源,动态调整医务人员轮休,返聘部分退休职工,逐步推行医院双休日门诊,以适应群众利用休息时间看病就医的需求,有效分流医院日常门诊就诊压力。目前已有中日友好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等医院开展了双休日门诊。
7月1日起,城八区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试点24小时服务。试点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周一到周五延长门诊服务时间至晚8时,此间至少提供全科诊疗、药房、化验等服务。这些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应保证“健康通”手机24小时通畅,及时解答居民的医疗问题,提供健康指导与咨询。
一老一小无业医保
9月统一
推进:整合城镇无保障老年人、无业居民、学生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的重点是“四个统一”、“一个适度”:即统一政府补助标准,由按群体补助调整为按人均补助,标准将与新农合的人均标准等同;统一建立居民门诊报销制度;统一参保缴费时间;统一基金的调剂使用;适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通过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形成整体,为下一步城乡居民统筹奠定基础。预计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可减轻群众负担3.5亿元,惠及参加居民医保全部人员。
解读:市人保局副巡视员张大发
本市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一老、一小、无业三类人员在医保缴费标准、缴费时间、报销待遇上实现统一,具体政策9月前出台。
今后医疗保险不再细分为城镇职工、“一老”、“一小”以及无业居民等多种类型,而是根据是否参加工作,将参保人员分为职工和居民两大类,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一老”、“一小”以及无业者参加居民医疗保险。
原每年6月征缴“一小”保费,今年已延到9月启动,与“一老”和城镇无业居民缴费时间统一。据称,本市将在9月前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一小”、城镇无业居民的门诊报销制。此后还将考虑把义务教育中的外地在京儿童纳入。
整合后的居民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有望借鉴本市新农合经验,即一老一小和无业都按人头补助,人均标准等同。
“打包”医药费
需与医院谈判
推进: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谈判机制。
解读:张大发
采用按病种或人头付费,可以通过科学计算,把每个病种需要花费多少钱都进行确定,医保会根据确定的费用来支付给医院。这样一来,费用如有盈余,纳入医院收入;如果超标,医院补齐,与住院个人再无关系。这种病组包干方式,一方面将控制医院的过度服务、促进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病人“看病贵”的现象会得到扼制。
今年本市将选择两家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支付模式的改革。
各种疾病包括其并发症的医疗服务价格,将由医保部门根据以往的病人病历进行测算,得出合理的价格,并与医院进行谈判。医院认可后,某一价格将作为某一病种的收费价格。
困难职工可享
“二次报销”
推进:年底前落实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很重的参保人员的医疗救助,建立起解决负担重职工医疗费用兜底的长效机制,基本思路是个人负担额超过一定数额后,通过“二次报销”方式,解决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负担重的矛盾。
对于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将保持与现有医疗救助政策的衔接。
解读:张大发
与民政部门原有的医疗救助政策不同,该政策主要针对因病致贫的参保群体。基本思路是当个人负担额超过一定数额后,通过“二次报销”方式,解决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负担重的矛盾。
对于个人负担额的认定,首先是超过医保报销30万封顶线之外的部分,其次还要根据社会平均工资、个人收入状况、医疗费用负担情况等综合考虑。对于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将保持与现有医疗救助政策的衔接。
新版医保目录
将出台
推进: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我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将进行调整,将国家新增的400余种药品全部纳入我市目录。调整后我市目录将达到2400余种。目录的调整将惠及参加职工、居民医保和享受公费医疗的全部人员。
解读:张大发
新出版的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将国家新增的418种药品全部纳入。调整后的目录药品将达到2400余种。同时,还会将180余项临床治疗必需、技术成熟、应用普遍、价格合理的诊疗项目进行论证和专家评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这些调整将惠及参加职工、居民医保和享受公费医疗的全部人员。
据悉,今年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实行全市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将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明年,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
此外,本市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移植后服抗排异药三种门诊疾病新纳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