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百姓纠结于处方大小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时,见证的恰好是“对症下药”这一至理名言的“事实”与“价值”的断裂,而它又从某种层面佐证现行的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江苏常州一位市民到医院为孩子看拉肚子,医生只开了一毛钱的药,就治好了孩子的病。令家人十分感慨。(6月9日《扬子晚报》)
时下,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常常被人们诟病,有人甚至把其称之为新“三座大山”之一。管你是大病还是小病,也无论是急诊还是普通诊,许多医生在开处方时,总是尽可能地往“大”的方向推,而不是努力接近“小”的底线。更有甚者,一边对症下药,一边看“人”开药,住所、职业和衣着打扮,都被纳入处方大小的权衡斟酌范畴。
“大处方”成了病人及其家属不得不面对并接受的一种“常态”。在这种语境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诸如新闻报道中的医生徐莉、湖北社区医生王争艳、重庆北碚区云泉卫生服务站医生魏巨贵、西安西铁社区医生师卫东等“小处方医生”,为何一经媒体披露后,会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受到当地民众的交口称赞。究其原因,除了医术外,更多的还在于“小处方”所传递出的大情怀和高境界。
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之所以出现和盛行“大处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可供探讨:一是民众惯有的价值判断、就医观念和“专家情结”,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流动不充分,三是少数医生爱心缺失、责任心不够,只顾自己谋利,不考虑对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但就现实情况来看,“以药养医”是体制性的根本原因。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医院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促使一些医生的处方不断“升级换代”。
基于上述内容,要想杜绝“大处方”,敦促医生合理用药,彰显人道主义精神,根本上必须有效化解“以药养医”的社会顽疾。而这,既需要进一步推进医改,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开处方行为,斩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也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拓展“大医保”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公立医院及早回归公共属性和公益本质。
事实上,于每一个人而言,身心健康是最为重要的。在对症下药和救死扶伤的理想状态中,医生无论是以“小处方”还是“大处方”的面目出现,都不该成为“另类”的代名词;而处方的大小也本不该成为我们纠结的对象,纠结的只可能是病因、病症、如何治疗和何时康复等。当老百姓纠结于处方大小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时,见证的恰好是“对症下药”这一至理名言的“事实”与“价值”的断裂,而它又从某种层面佐证现行的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小处方”渐行渐远,女医生开一毛钱处方将病人治愈,必定演化为现实“神话”。只不过,老百姓对处方大小的纠结仍将继续。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对症下药的断裂和老百姓的纠结,不仅会让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大处方”,难以获得应有的支持与信任,还可能影响老百姓的人格尊严与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