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医学网  
杏林医学网

慢性结膜炎诊疗技术


作者:[佚名] - 发布:2010-9-12 20:25:50 - 类型:整理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慢性结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为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常双眼发病,无季节性,视力不受影响。

  本病属中医学“白涩症”范畴,又名干涩昏花症,部分病例还可归于“赤丝虬脉”症。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1)感染性:包括急性结膜炎未愈而转成慢性者,也可为其他毒力不强的菌类感染而表现为慢性炎症。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卡他球菌等。

  (2)非感染因素:不良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如粉尘、化学烟雾刺激;眼局部长期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如长期滴用抗生素眼液、抗青光眼药物、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刺激等。

  (3)其他因素:此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倒睫、睑缘炎、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慢性鼻炎、眼干燥症、睑板腺分泌旺盛,有的也与屈光不正未得到矫正、睡眠不足、烟酒失度及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有关。

  2.中医病因病机

  (1)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热未清,隐伏肺脾之络所致。

  (2)久经风沙尘埃侵袭、烟熏光刺激致肺卫气郁不宣,化燥伤津,肺阴不足,目失濡润。

  二、中医辨证分型

  (1)邪热留恋: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微感眼干涩疼痛,发痒,畏光流泪,少许眼眵,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睑内轻度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肺阴不足:眼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发痒,不耐久视,睑内红赤,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黑睛可有细点星翳,反复难愈;伴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

  (3)脾胃湿热:胞睑重坠,眼内干涩隐痛,发痒,眦部常有白色泡沫样眼眵,睑内红赤间夹粟样小泡,白睛稍有赤脉,病情迁延,可伴口黏或口臭,大便不爽,溲赤而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4)肝肾阴虚:眼内干涩不爽,双目频眨,羞明畏光,不耐久视,或有能近怯远、能远怯近、视物昏花等症,睑内红赤,白睛隐隐淡红,黑睛可有细点星翳;可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辨证论治

  1.邪热留恋

  [治法]清热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主要药物:桑白皮、泽泻、玄参、甘草、麦门冬、黄芩、旋覆花、菊花、地骨皮、桔梗、茯苓。

  若邪热伤阴,加生地、花粉、石斛养阴清热;无湿邪,去泽泻、茯苓。

  2.肺阴不足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主要药物:玄参、甘草、芍药、生地、薄荷、麦冬、贝母、丹皮。

  可于方中加太子参、石斛、花粉、玉竹、五味子益气养阴;白睛红赤者,加桑白皮、地骨皮清热泻肺退赤;黑睛有细点星翳者,可加蝉蜕、菊花、密蒙花以明目退翳。

  3.脾胃湿热

  [治法]清利湿热,宣扬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主要药物:杏仁、苡仁、白蔻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

  红赤重,加生地、赤芍、丹皮凉血退赤;痒甚,加白芷、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

  4.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口干少津明显者,常加玄参、沙参、女贞子、麦冬以增加滋阴之力;白睛隐隐淡红者,可加地骨皮、桑白皮以清热退赤。

  四、经验方

  1.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芦根、甘草。

  [功效]疏风清热。

  [适应证]适用于本病肺经风热证。见眼内痒涩、有异物感,晨起内眦部有分泌物,白天眦部可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球结膜正常或轻度充血;舌质红,苔薄白,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应用]眼干涩较重加沙参、麦冬等养阴生津。

  2.泻心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连3克,黄芩3克,制大黄6克,黑山栀9克,连翘9克,白菊花9克,辰砂拌茯神12克,嫩钩藤9克(后煎)。

  [功效]清心火而安心神。

  [适应证]慢性结膜炎属心火上炎,证见内外眦球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有轻度刺激症状;伴口渴喜饮,烦热不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使用注意]局部不滴药。

  五、适宜技术

  1.滴眼

  可用10%千里光眼液、熊胆眼液或珍珠明目液滴眼,每日3~4次。

  2.针灸

  选用光明、攒竹、睛明、太阳、风池、丝竹空、四白、列缺等穴。每次选3~4穴,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足浴

  [药物组成]苍术、桑叶、木瓜、牛膝各15克,防己12克,甘菊、黄柏、甘草各9克。

  [治疗方法]上药混合,加水2000毫升,煮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滤出药液注入搪瓷盆中,待水温适度时浸泡双足并保持水温20分钟。每日午、晚各一次。

  [功效]“明日除湿浴足方”乃清光绪年间宫廷太医为慈禧所拟,原方载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采用浴足之法,通过下肢有关经络调节内脏功能,从而达到清热除湿明目的效果。

  六、预防护理

  (1)彻底治疗眼部相关疾病,矫正屈光不正等。

  (2)注意眼部卫生,起居适度,避免熬夜及过用目力。

  (3)少食辛辣之品,以免化热伤阴。

  (4)局部用药不宜时间过长、种类过多。

  (5)避免风沙、烟尘刺激。 

本文链接:http://www.liuxiuru.com/document/zhongyi/2010/1326.shtml
出处: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liuxiuru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中医文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技术 (2010-10-08)
·[中医文档]痛经诊疗技术 (2010-09-17)
·[中医文档]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技术 (2010-09-12)
·[中医文档]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技术 (2010-09-08)
·[中医文档]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技术 (2010-09-08)
·上一篇:简述中医查体医疗
·下一篇:针罐治疗早期脓性指头炎
 文章评分
  • current rating
-5 -4 -3 -2 -1 0 +1 +2 +3 +4 +5
 栏目浏览最多 更多>> 
·当归配杏仁 肺病常用对药(1)
·重用板蓝根治带状疱疹
·五味子配山豆根
·慎用附子小议
·土鳖虫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 1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经方治疗内分泌失调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五)
·尿频病在太阳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八)
·标本兼治黑眼圈
·健脾和胃法缓解化疗后消化道反应
 栏目最新文章 更多>> 
·慎用附子小议
·再谈附子用量
·小柴胡汤治疗内伤病
·年老经漏案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朱良春指导救治心肺衰竭案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长期服 缓起效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贮存好 防霉变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详医嘱 服法当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开路药 调胃肠
 站点最新文章 更多>> 
·[综合信息]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
·[综合信息]为中医院培养管理过硬的“当家人”
·[医学要闻]安徽查处多家违法染色增重中药饮…
·[医学要闻]我国多部门联合加强含麻黄碱类复…
·[医学要闻]推动医改,个人医保缴纳比例或提高
·[医学要闻]大脑代谢与生物钟紧密相连
·[医学要闻]2012ESC新发布的心肌梗死新定义
·[政策法规]索赔逾3万医患不得自行解决 沪发…
·[医学要闻]上海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列入研…
·[医学要闻]Stroke:肺功能下降与SAH风险增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