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医学网  
杏林医学网

三七


作者:[佚名] - 发布:2011-2-8 21:01:58 - 类型:整理 - 来源:杏林医学网

 【概述】

名称:三七

类别:止血药

拼音:SAN QI

拉丁:Radix Notoginseng

别名:山漆、金不换、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栽培要点:喜温暖阴湿气候,忌严寒酷暑。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C,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C,均能生长。土质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肥力要求中等,过于肥沃的土壤不宜栽培。但过粘、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不宜种植。忌连作。用种子播种,再育苗移栽。

产地:云南、广西

采收加工:种植3~4年后即可采收。在7~8月采收的称“春三七”,质量好,产量高;在12月至1月采收的三七称“冬三七”,质量差产量低。挖取的块根,洗净泥土,剪去茎秆,日晒或火烘约六成干时,将支根、须根分别剪下,

地道沿革:始载于《本草纲目》。并云:“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纲目拾遗》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植物名实图考》云:“作闻田州至多,采以煨肉,盖皆种生同,非野卉也。”《药物出产辨》云:“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现今所用三七主要为云南,其产量已远超过广西。

性味归经:温;甘、微苦;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禁忌:孕妇慎用。

【来源】

来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科属:五加科人参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或否,单生或多少簇生,纺锤形;根状茎短或长;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小叶3~7,膜质,中央一片最大,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8~1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两面脉上有刚毛;小叶柄长至2厘米。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淡黄绿色;萼边缘有5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3室;花柱2~3,分离或基部合生或合生至中部。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

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林下。但其野生至今未采到,现都为栽培。

【饮片】

本文链接:http://www.liuxiuru.com/zhongyao/zhixue/2011/1773.shtml
出处:杏林医学网
责任编辑:liuxiuru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中医文档]三七化瘀有奇功 内服外用止瘀痛 (2011-01-26)
·上一篇:槐角
·下一篇:炮姜
 文章评分
  • current rating
-5 -4 -3 -2 -1 0 +1 +2 +3 +4 +5
 栏目浏览最多 更多>> 
·槐花
·白及
·降香
·地榆
·棕榈炭
·荷叶
·小蓟
·槐角
·炮姜
·茜草
 栏目最新文章 更多>> 
·降香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蒲黄
·花蕊石
·白及
 站点最新文章 更多>> 
·[综合信息]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
·[综合信息]为中医院培养管理过硬的“当家人”
·[医学要闻]安徽查处多家违法染色增重中药饮…
·[医学要闻]我国多部门联合加强含麻黄碱类复…
·[医学要闻]推动医改,个人医保缴纳比例或提高
·[医学要闻]大脑代谢与生物钟紧密相连
·[医学要闻]2012ESC新发布的心肌梗死新定义
·[政策法规]索赔逾3万医患不得自行解决 沪发…
·[医学要闻]上海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列入研…
·[医学要闻]Stroke:肺功能下降与SAH风险增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