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山萘
类别:温里药
拼音:SHAN NAI
拉丁:Rhizoma Kaempferiae
别名:三萘子、三赖、山辣、沙姜
药用部位: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云南、广东、台湾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辛;归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搐鼻。
禁忌: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来源】
来源:山萘Kaempferia galanga L.
科属:姜科山萘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单生或数个连生,绿白色,芳香,具浅横纹,根从根状茎上生出,粗壮,多数。无地上茎。叶2~4枚,相对而生,贴地,广椭圆形或近圆形,长7~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下延成鞘,绿色,有时叶缘及先端紫色;近无柄。穗状花序从两叶间生出,有花4~12朵,白色,芳香;小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裂片狭披针形,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退化雄蕊倒卵状楔形;能育雄蕊1,无花丝,药隔附属体正方形,2裂;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2细长棒状物,柱头盘状,具缘毛。蒴果,长圆形。花期8~9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现多为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饮片】
名称:山奈
饮片性状:为圆形或近圆形块状。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气香特异,味辛辣。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屑,切制。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便于调剂和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