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名称:莪术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E ZHU
拉丁:Rhizoma Curcumae
别名:蓬莪术、蓬术、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
药用部位:根茎
药材性状: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四川 、浙江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瘕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体虚人慎服。
【来源】
来源: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科属:姜科姜黄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根。块茎卵圆状,侧生,根茎圆柱状,断面黄色。叶基生;叶柄长约5厘米,基部的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具叶耳;叶片长圆形,长15~37厘米,宽7~10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三角形。穗状花序,长约13厘米;总花梗长7~15厘米;具鞘状叶,基部苞片阔卵圆形,小花数朵,生于苞片内,顶端苞片较狭,腋内无花;花萼白色筒状,不规则3齿裂;花冠管呈漏斗状,裂片3,粉白色,上面1枚较大,两侧裂片长圆形;侧生退化雄蕊长圆形,药隔距形,花丝扁阔;子房被伏毛,花柱丝状,光滑或被疏毛,基部有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呈2唇形,具缘毛。花期4~6月,极少秋季开花。
生态环境: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
===================
来源: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科属:姜科姜黄属
形态描述:与蓬莪术主要区别为:高50~110厘米。主根茎卵圆形。叶柄为叶片长度的4/1,被短柔毛;叶鞘长10~33厘米,被短柔毛,叶2~5片,长14~39厘米,宽4.5~9.5厘米,两面密被粗柔毛,有的类型沿中脉两侧有紫晕。花序下的苞片阔卵形,上部苞片长圆形。花期5~7月。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丛及灌木丛中。分布于广西。
===================
来源: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科属:姜科姜黄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主根茎陀螺状至锥状陀螺形,侧根茎指状,内面黄绿色至墨绿色,或有时灰蓝色,须根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内面黄绿或近白色。叶鞘下段常为褐紫色。叶基生,4~7片;叶柄短,为叶片长度的1/3~1/2或更短;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0~50厘米,宽8~20厘米,先端渐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两面无毛,上面沿中脉两侧有1~2厘米宽的紫色晕。穗状花序圆柱状,从根茎中抽出,长12~20厘米,有苞片20多枚,上部苞片长椭圆形,粉红色至紫红色;中下部苞片近圆形,淡绿色至白色。花萼白色,具3钝齿;花冠裂片3,上面1,片较大,顶端略成兜状,唇瓣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花期4~6月。
生态环境:野生于山野、村旁半阴湿的肥沃土壤上,亦见于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渐江、福建、湖南等地有少量栽培。
【饮片】
名称:炙温莪术片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片。偶见焦斑。略有酒气。
炮制方法:取净莪术片,置锅内,用微火加热,炒热后,均匀喷入酒,继续炒干,取出,放凉。每净莪术片100kg,用酒12.5kg。
炮制作用:酒炒后主入肝经血分,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名称:醋莪术片
=======================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片。色泽较黯,微带黄色,偶见焦斑。角质状。略有醋气。
炮制方法:取净莪术片,与醋拌匀,焖润至醋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净莪术片100kg,用醋18kg。
炮制作用:醋制后主入肝经血分,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
名称:莪术片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片。外皮灰黄色至灰棕色。切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文棕褐色。质坚实。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略泡,切片,干燥。
炮制作用:生用行气止痛,破血祛瘀力强,为气中血药。 |